[ARMY] STI 易名後的新系列 - STACCATO XL GBB 手槍 介紹

酷友開箱文/新品介紹/改裝維修/疑難雜症
回覆文章
請我喝杯咖啡請我喝杯咖啡
頭像
DAVE
改裝達人
改裝達人
文章: 66
註冊時間: 2020-08-23, 15:32
擁有感謝: 107 次

[ARMY] STI 易名後的新系列 - STACCATO XL GBB 手槍 介紹

文章 DAVE »

[ARMY] STI 易名後的新系列 - STACCATO XL GBB 手槍 介紹

話說 ARMY 近年來積極生產 HI CAPA 系列,幾乎想得出的都有涉獵,
計有打響名堂之作 COMBAT MASTER ,即 JOHN WICK 鉛筆戰神的佩槍 ( R601 ),
後來又有行步路都要TACTICAL 的戰術教主 COSTA 大叔的 COSTA CARRY 系列 ( R501 ),
之後有可打 3-GUNS 又可入快拔槍套的競賽型手槍 STI DVC P ( R604 ),
雖然ARMY 初期的品質未能盡如人意,例如R601 槍身虛位較大,HOP UP 較弱,
COSTA CARRY 滑架跟槍身咬合比較緊等,但後期的產品確是一點一點地修正改善,
感覺到R604 開始,整體已經處理得相當不錯,感覺緊密也順暢不少。
再加上經濟實惠的價格,不經不覺就是買完一支又一支,一半為了儲款,一半也是為了實用。
R604 在下曾經拿了去玩IPSC 新手班,一切運作良好,混用MARUI 彈匣也是毫無問題。
而且準度尚算可以,20 米打5 寸鐵片也打到7 成命中左右,新人拿來打IPSC 是夠用了。( 可是朋友全改的MARUI OPEN 槍打20 米5 寸鐵片是90% 命中 ;a5 )
而ARMY 的最新產品,就是近兩三年才面世的「新」STACCATO 系列,亦來本文將要介紹的槍支。
順帶一題,STI 現已易名為 STACCATO,名字跟新系列的手槍名字一致。

談及STI,相信大家也會不約而同地想起一眾美輪美奐的比賽槍,
閃閃生輝的滑架、各式其式的制退器,固定在槍身的紅點鏡,還有上膛拉柄和MAGWELL 等等配件,正是比賽槍的典型印象,亦是STI 擅長製作的槍款。
其實STI 正正是改裝1911 零件起家的,距離今天已有數十年,後來亦從事IPSC 的零件及客製。
而真正打響名堂亦影響到今時今日的,正是逐公司設計來使用雙排彈匣的「組合握把」。
所謂「組合」,就是槍械中身是金屬,手柄和護弓則是塑料的,用來取代傳統1911 的鋼製下身。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原本只有7~9 發的彈量提升一倍不止。
而用塑料製作握把,比起用金屬製作更能做得輕和薄,同時又不會過度增加握把厚度。而這樣設定的1911 系列亦即槍友口所說的 HI-CAPA 款式。

STI 這種設計其實是在IPSC 發展上應運而生的。1911本身擁有不俗的射擊感和操作性,用作IPSC 槍支是不錯的,但彈量卻是太少,原裝的1911 彈匣只有7 發,
即使加長型彈匣也只能裝9 發,相比起當時常用的HI-POWER 手槍 14 發是少得多了。需知道IPSC 比的就是時間、速度和準度,換匣動作就算多純熟,換匣也總會浪費掉一點點時間,
而且彈匣容量少,編排射擊時亦要多加考慮換匣的時機,也會影響射手表現。
雖然在規則上, 1911 所打的.45 彈藥命中時的得分會比9MM 的HI-POWER 高,但過少的彈量仍然是 1911 的弱點。
而STI 公司製作的這款大容量彈匣和握把,一下子令1911 的彈量提升了達約15 發甚至更多,換匣次數少了,甚至連換都不用換,
實在是個巨大優勢。但相對的,用傳統握把的1911 幾乎在比賽中沒了生存空間,結果大家也紛紛更換了。
而STI 亦將此種握把命名為「2011」,意思是比「1911 先進了100 年」之意,而不是說這組合式推把是2011 年設計的,當時其實是約 1990 年。
而共同設計「2011」握把的另一位設計者,則於數年後自立門戶,名為 SVI 公司,亦即「INFINITY」系列,至今仍然是STI 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

後期IPSC 的發展一直被新設計及科技影響,先是有槍口制退器,後其後有手槍紅點,令IPSC 比賽變得更快更準,同時亦讓參加者需要花更多金錢和費用去改好一柄比賽槍,
STI 公司置身其中,亦不得不入鄉隨俗,STI 的產品幾乎都只是向著「競賽」方向發展,雖然2011 系列為公司帶來可觀收入,
但相比起其母體「1911」這種可靠的軍用手槍,STI 2011 幾乎完全無法涉獵軍警市場。
雖然約在 2005 年,2011 手槍被DELTA FORCE 部隊購入作測試之用,口徑是.40S&W,
但可靠性卻不如人意,達不了部隊的要求,最後更被退回STI 公司,除此以外似乎亦沒有別的軍警訂單。

時間回到2022 年,為何在下要加個「新」字在 STACCATO 前面? 皆因 STACCATO 其實是有新舊之分的,
舊款的 STACCATO P 其實在 2019 年已經有了,ARMY 也有製作,命名為R603 ,其時還是用一般的2011 握把,樣子是這樣的:

圖檔
ARMY R603 - STI STACCATO P GBB 手槍。

圖檔
這是真槍的 STI STACCATO P 9MM 手槍。 (2019年)

STACCATO P 即 PROFESSIONAL,可以理解為專業款式,主要對像是軍隊、執法人員或防身用槍,正正是STI 為了打入軍警或執法一員市場之作。
當時 STI 的名稱健在,全名為STI STACCATO P 手槍,打的是9 MM子彈,正是軍警常用的口徑。
其次亦有C 型為緊湊型手槍。

而2020 年中,STI 再次整合了 STACCATO 手槍系列,用上了全新的星星握把。雖然槍支的名稱沒有變,變的卻是STI 公司的老字號。
從那時起,STI 正式改名為 STACCATO 公司,或稱為 STACCATO 2011 。公司網頁和相關介紹也全都改名了。
STACCATO 手槍系列整合之後,計有 C 和 C2 型、P 型、XC 型和XL 型。
C 和C2 款式,同屬緊湊型手槍,C 款用的是1911 的單排彈匣,只有八發,而C2 則是雙排16 發。
P 型,就是針對軍隊和執法人員的款式,亦是主要銷售產品,新款的 P 型跟舊款頗有不同,槍管變得更,達4.4 寸。
改版之前槍管跟槍身是平頭的,新版則是槍管比槍身長。
而為了讓軍隊和執法人員信賴,STACCATO P 型亦單獨做了耐用性測試,實測結果為連續擊發11,000 發鋼殼彈藥而未發生任何故障,
一洗STI 產品給人「嬌生慣養的競賽槍」印象,耐用性可見一斑。
再來是XC 型,加了一個小型的槍口制退器,競賽或便也適合。
而最後的是XL 型,專為競賽或長距離射擊而設的款式,槍管長5.4寸。
STACCATO 新版本一律採用星星握把,其孤度跟舊款有所不同,STACCATO 的握把更圓滑一點,不再有帶「長方型」的感覺。
而護弓底部加了一個凸出位置,令雙手持槍瞄準時,輔助手的食指更易找到停靠位置。
而所有型號的 STACCATO ,滑架上也備有紅點底座,可以安裝各種光學瞄具。
槍身戰術導軌和光纖準星也是系列統一的,而除了C 和C2 款外,其他款式均安裝有MAGWELL。

據說STI 的 STACCATO 系列確實打進了軍警市場,現在美國已經有多個執法機構批准使用,
而真正已經使用的,則有美國法警特警部門 USMS SOG。
雖然未知將來會否普及,但相比起 STI 2011 系列以前在軍警市場的空白,STACCATO 系列確實為STI 打開了競賽槍以外的新市場,

圖檔
這次介紹的是 STACCATO XL 款式,包裝也是ARMY 一貫的清爽黃色。

圖檔
一槍一匣,實而不華。這次XL 款式分別有普通握把和人手燒的客製握把,
由於之前買了許多款都是手燒的,這次反璞歸真只買普通握把。

圖檔
各細節也算跟得頗足,雖然圖案,字體等不是跟得100% 足,但驟眼看已經頗為神似了。

圖檔
這次ARMY 很細心地在槍管外包了個膠套,防止磨損。雖然只是很簡單的保護,但感覺「精品」了不少。

圖檔
槍管是電鍍黑鐵色,在下打了過白發後仍未見明顯花痕。
下面則有STACCATO (星) XL 刻字。

圖檔
握持感比一般的HI CAPA更佳,轉角處圓潤不少,沒有之前「長方型」感覺。

圖檔
彈匣底部,護弓等也是STACCATO 不同之處,而滑架開孔則是XL 和 XC 款才有的。

圖檔
9X19 彈藥刻印,即9MM 手槍彈也。

圖檔
槍支底部的刻印也不馬虎,帶有跟真槍相同的兩行刻字,而白色的流水號應該是真槍沒有的 ( 應該不可能寫R613 吧 ),
傳說流水號是每支都不同的。22 年應該是代表2022 年,R613 是槍款 ,後面的就是編號了。這個年頭玩個玩具都可以講年份,厲害了。

圖檔
彈匣底部的品牌新LOGO,20(星)11,相同標誌也出現在官網標題上。

圖檔
MAGWELL 底部也有相同標誌,舊款是寫著「STI」的。
這次ARMY 的細節相當到位,也沒有張冠李戴隨便用STI 字樣的零件充數。

圖檔
比以往更大粒和更亮的紅點,相當好瞄。

圖檔
這次XL 款式自帶紅點底座,沒有普通的頂蓋作更換,稍為美中不足。
順帶一題,雖然差異很少,但玩具版的紅點座為了遷就飛機座,實際上是比真槍高上1~2MM 左右,如細心者可能較易發現。

圖檔
如果要談操作上的問題,不得不談這個SAFTY ,新槍時卡卡的,相當難推,
建議可以故意先來回推個數十次,稍微磨圓一些角度,這樣才較易單手操作,這也是ARMY 比較常出現的問題。

圖檔
大部拆解,電鍍槍管顯得特別醒目。
當年看槍書時,第一次看到GBB 的拆解,頗為震撼,沒想到玩具也可以這麼像真,
因此現在也拆一下相同的,總覺得這是相當好看的展示方法。

圖檔
ARMY 常見的問題,就是HOP UP 往往是裝得歪歪斜斜的,肉眼也看得出來。

圖檔
主因是下壓的鋼片,也是斜的,建議ARMY 真的應該再處理好這些細節,因為真的距離「開箱即打好性能」只有一步兩步之遙。

圖檔
拆開,也沒特別,傳統HI CAPA 的結構。值得一提的是,下壓鋼片的中央加了一些壓脊,防止變型,這是之前ARMY HI CAPA 款沒有的。

圖檔
拿出下壓鋼片,貼在手畫的90 度角上,可見其角度是有些微偏差的。
然而HOP UP 是氣槍打得準確與否的生命線,些微的錯漏也會大幅影響彈道表現,不得不執著一點。

圖檔
小心翼翼地修正一下,在下拿的角度是微微地拿多一點,因為到時鋼片會因為HOP UP 膠的彈性而被微微頂起,到時就會剛剛水平了。

圖檔
修正後的角度,應該比之前改善了些。( 當然實際遠程表現也要實測才可確定 )

圖檔
最後實測一下表現,紙靶距離 8 米,打十發,0.3 彈,50% HOP UP 量,WE 2X TOP GAS,準星照門瞄準,實際上的視野是這樣的。
( 距離偏短,未必能體現HOP UP 的影響,只當作基本測試 ,如果以之前測過的原裝槍來說,MARUI HI CAPA 大概 4 CM CTC,WE GLOCK 18 原裝可以打出8CM CTC... )

圖檔
準星照門的射擊結果。

圖檔
十發全上靶,最遠的2 發距離為5.8CM ,以準星照門瞄準來說算是合格了。

圖檔
為了測試裝上紅點後的性能,試裝了不同的手槍紅點。
首先是最喜歡實戰用的MARUI 紅點,輕又夠亮,但MARUI 紅點有點長,必需要拆掉照門才可以裝上。

圖檔
DOCTOR 紅點亦然,不能直接安裝,要拆除照門。

圖檔
而TRIJICON (仿) 的 SRO 則可保留照門安裝。

圖檔
這次選用了MARUI 紅點來實射,同樣 8 米距離,射擊細節同上。

圖檔
最遠的兩發距離是4.6CM ,比用準星照門時稍微好了一點,但不明顯,始終8 米距離未能體現紅點的準度優勢,但對快速瞄準是有幫忙的,但前題是有練習紅點瞄準。
尚記得初初用手槍紅點時常常要「找點」,比準星還慢,但練習後卻是快多了,最重要的是握槍時手勢要統一,這樣每次用相同握法和動作舉槍時,紅點就會自然地映入眼簾。

圖檔
STACCATO 的血緣來自1911 ,而1911 跟 HI POWER也是同源,正是「白朗寧」先生設計的,
HI POWER 可算是他的遺作。而HP 手槍的最終設計優化則是由白朗寧先生的的門生完成。
HP 手槍可說是大容量手槍的鼻祖,雖然其歷史未有1911 那般久遠,但也已經長達3/4 個世紀,都同樣是老爺爺級的槍款了。

圖檔
1911 的各個歷史階段,先是由軍方大量配備,一支可靠耐用的實戰槍支,之後是因應IPSC 發展,極度追求射擊速度和穩定競賽槍,
最後STI 又將之反璞歸真追求實用性和可靠性了。

圖檔
配上RMR 和 槍燈的STACCATO,樸實無華,但該有的功能它都有了。
感覺這一柄ARMY R613 的細節已經把握得相當不錯,當然最要緊的是價錢親民便宜大碗,一千元不到的價格,合格有餘的性能,滿足矣。
市面也有一些鋼版的 STACCATO 套件,但動輒一萬幾千,並非一般平民百姓能輕易負擔的,
因此在下也頗為認同ARMY 的做法,多產,不完美,但起碼能做到 80 分左右,已經能滿足多數人的要求了,也包括區區在下。



Rownie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22-09-23, 02:17
Taiwan

Re: [ARMY] STI 易名後的新系列 - STACCATO XL GBB 手槍 介紹

文章 Rownie »

1千元不到的價格..?



Emua
1.0星會員
1.0星會員
文章: 124
註冊時間: 2020-08-17, 15:01

Re: [ARMY] STI 易名後的新系列 - STACCATO XL GBB 手槍 介紹

文章 Emua »

Rownie 寫: 2022-09-24, 05:19 1千元不到的價格..?
人家說的港幣



台勒虛雲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20-08-18, 00:14
表達感謝: 1 次
Hong Kong

Re: [ARMY] STI 易名後的新系列 - STACCATO XL GBB 手槍 介紹

文章 台勒虛雲 »

但彈匣好像仍然是.45的,不是9mm?



回覆文章